置之死地而後生

4Y119
時間:17:30
天氣:
溫度: 5.5℃
視野:3

冷氣團南下,全台都籠罩在一片低溫中。趁著太陽還與地平線呈45度時提早出門,還以為能享受爛陽光的溫暖,不料夕陽的餘溫仍不敵迎面而來陣陣的寒風,一路在邊擦鼻水邊亂了腳步中攻上清涼亭。



出門時特意地瞄了一下掛在鐵窗上溫度計的汞柱位置 ,登上海拔近八百米處時,氣溫已對折剩 7.5℃。不敢多做停留讓體溫流失,連水也沒喝就繼續往頭嵙前進。

步道整修工程已施工至1k+450處,或許假日也或許天寒地凍,工人已早早收工不見蹤影,一堆堆的木頭,雜亂地散佈在沿途的步道上。

登頂時時間為五點半,巧的是連溫度也是五點半(5.5℃)…Orz。想要鬆開背包扣環時,發覺雙手略微僵硬不聽使喚,手背已充血一片泛紅。趕緊搓了搓雙手換上乾的衣服,再倒杯熱茶溫暖身體……
嗚呼~人生至此,夫復何求!

在坐也不是站也不是,不斷地來回跺步中嗑完兩顆柳丁及第二杯熱茶,寒氣仍舊是錐心刺骨。25分鐘內氣溫又降了一度,再不閃人可能就要在此變成冰棍了。

回到家時氣溫8℃。把自己從冷藏室放進冷凍庫中結冰;再從冷凍庫置回冷藏室解凍。嗯!家永遠是最溫暖的…




網路追追追再追

日前在高速公路上發生一件不幸的車禍 - 聯結子車脫落轎車撞上 3兄弟燒死

而最近也多次收到經過一再轉寄的網路信件 - 開車族注意!記得跟卡車保持距離(連結備份)

所以,就以三不五時發生的大型車輛交通事故,及此則網路信件能一再廣為散播流傳,就相信大部份的人對於聯結車、大貨車都等同於砂石車般,或就對大型車輛的刻板印象就是喜歡橫衝直撞,芸芸眾生皆是避之維恐不及。

此則網路信件原始出自何處,及何方神聖所為或已不可考。後來經過媒體對此流言再做相關查證的報導,已對此網路信件內容有較清楚的說明。不過當中皆是官方與理論派的說法,缺少了運轉手的務實論點,還是有點不盡完美之處。


筆者以路見不平氣死閒人吃飽太閒的觀點,及曾從事大貨、聯結八年的資歷現身說法,藉此補充一些此篇報導上的不足,澄清這似是而非的無稽流言及大眾對重型車輛的不實偏見。


這其中較有疑義的地方如:

『卡車車頭上方有三個綠燈,………當三個燈全亮時,表示煞車已經煞不住囉

以本人接觸過的四種日系車及歐系兩種,只有三菱 FUSO 車種,會依速度20、40、60或以上而變換燈號,不過這也能由駕駛座的開關切換成全亮,另外其他三種日系車,只有全亮或全不亮的選擇。

換言之,安不安全的重點並不在於亮或不亮,而是速度與重量的物理關係。用更簡單的方式思考,一輛時速40km/h但是總重由21噸超載成32噸的大卡車,與同樣一輛21噸時速60km/h的空車何者煞車距離較長?何者煞車距離較短?

片面的強調以看亮幾個燈來判斷一台行進中的車是否安全,是不是反而變成一種誤導?而且大型車種何其多,此謠言只適用一種!


『連結車斗或是貨櫃的地方是用鐵鍊栓住,如果緊急煞車會造成斷裂撞上駕駛員

這更是連基本邏輯觀念都沒有的說法,用膝蓋想也知道是不合理的!一種全世界都在使用的交通運輸工具,豈有可能設計簡陋成只用鐵鍊栓住?而且緊急煞車還會斷裂?

不管全聯結或半聯結拖車,雖只是靠中間的連結器(牽引鉤),或半拖車的大王銷(King-pin)來連結子車,卻能拖拉數十噸或上百噸的貨物。其實,這是藉力使力的技巧,而不是如想像中的強拉硬扯(代誌甘係憨人所想的那麼簡單

就像大家都看過電視上的特技表演,有人能用頭髮、牙齒拉動一部車子同樣的道理。重點不在於重量有多重,而在於重量是放在有輪子的板台上面。這只是國中自然課裏的慣性定律~「靜者恆靜、動者恆動」的實際應用。讓輪子開始滾動的瞬間是施力正確與否的最大關鍵點,當輪子開始轉動後,只要再施以適度的牽引力,就能讓子車輕易的前進了。

 

 

在澳洲被稱為百足蟲的超長聯結車

 



 反之,要讓拖車減速或停下來時,施與阻力改由後方開始,而漸進地往前。這就是為什麼拖車、聯結車除了一般在腳踏板的煞車外,還有另一個手動的子車煞車控桿。理論上由踏板踩煞車就能讓子、母車都同時,並讓每個輪軸平均減速,但實際上會因車輛的長度、承載的重量及重心的分佈有些微的時間差。也就是由踏板踩煞車時車頭會先減速,後才傳到子車。有經驗的老手平常在煞車時,就會習慣性的先輕煞子車,然後再踩踏板,養成一種不需思考的反射動作,這也是拖車緊急煞車時,會不會折甘蔗(子車撞車頭)的主因。不過,先煞子車再踩踏板的這個動作只在微微的時間差裏,兩者搭配需一氣呵成,過快可能扯斷連結器,過慢則造成板折。

簡而言之,往前進時是車頭牽引子車,要減速則是子車牽引車頭,主動與被動的關係會在走走停停中不時地變換,要能人車一體唯有靠經驗的累積,並沒有白紙黑字。

 

『與卡車要保持距離的原因是因為卡車司機遇到緊急事故不踩煞車…』

這是在陳述回教聖戰組織的汽車炸彈案嗎?還是911的劫機恐佈攻擊?…

難不成交通法規裏只明文規定與大車要保持距離,其他車種就不用了?

誰不是血肉之驅?誰沒爹娘父母?難道卡車司機個個都是神風特攻隊,每天出門後就抱著必死的決心永不回頭了?
沒任何佐證理論基礎及統計數據的說法真是比豈有此理更豈有此理!

行駛間需要保持距離是為了增加人的反應時間,煞車距離與車速的平方成正比,車速增加一倍,煞車距離就要增加四倍。所以,與行進中的各種車輛都要保持安全距離,哪有大小車之別?

再者,一個正常的職業駕駛會用接近定速的方式在高速公路上行進,而且也會適度地與前車保持距離。反而是自以為是的小車,才會利用這些看似安全的空間,在各車道間蹭來蹭去,在不然就是以忽快忽慢或龜速的方式行駛在慢車道。是誰不尊守交通規則?是誰沒保持距離?

 

開車上路首重眼觀四面耳聽八方,更重要的是處理突發狀況時的直覺反應,這些都來自平時的開車習慣,與身體力行的經驗。筆者曾於2001年間駕駛半拖車,在國一北上彰化王田路段發生車頭左前輪爆胎,很慶幸的由中線車道滑行四五百公尺後停至路肩的過程中,沒有讓車子失控,也沒有與車道上的其他車輛有任何擦撞,能讓自己全身而退,除了幸運之外只能說上天的保佑。

每天在馬路上南來北往的職業駕駛只不過是份正常,且吃力不討好的工作,永遠都要跟時間賽跑的他們也是台灣經濟奇蹟幕後的無名英雄!(啊~福氣啦!)


我更相信絕大部份的職業駕駛會比一般駕駛更珍惜生命,且尊守交通規則!尤其是職聯結的運轉手,他們日夜奔波親眼目睹過無數的交通事故;他們得經過數年的資歷才能有考照的資格,而經考取駕照卻沒實務經驗的,也未必有人會任用,沒有人會笨到輕易地把自己的飯碗砸掉。況且,若不幸發生意外事故,不僅危及自身安全,更可能讓他拼了命賺一輩子都賠償不起。

雖然社會大眾對重型車輛及駕駛的偏見並非一朝一夕,對行進間的大型車輛保持距離確也合情合理,一輛龐然大物從身邊呼嘯而過任誰都會退避三舍。不過,用錯誤的觀念不僅曲解事實,除了對相關的從業人員不盡公平,轉寄分享的好意也只是散播不明究理的垃圾資訊而已!